京东开放全冷链物流部分城市次日达
国内生鲜冷链配送多数还在采用“冰块+泡沫箱”的传统方式,京东创始人、CEO刘强东在去年京东年会上提出的巨资打造“冷藏冷冻一体化B2C网络”的豪言,终于开始逐步兑现。
国内生鲜冷链配送多数还在采用“冰块+泡沫箱”的传统方式,京东创始人、CEO刘强东在去年京东年会上提出的巨资打造“冷藏冷冻一体化B2C网络”的豪言,终于开始逐步兑现。昨日,京东在烟台生鲜冷链招商会上,推出仓储配送的冷链服务,在华中、华南、华东、华北等城市可实现次日达。
刘强东曾在2015年京东年会上表示,2016年开始将投入巨资建立一个覆盖中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冷藏冷冻一体化B2C网络。京东商城配送部生鲜冷链负责人崔建表示,京东冷链物流提供从仓储、分拣、运输到终端配送的全程冷链服务,可支持蔬菜类需要的常温,水果类需要的0-8摄氏度的冷藏,鱼类肉类需要的-12到-18摄氏度的冷冻,目前可在华中、华南、华东、华北等城市实现次日达。一位生鲜商家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生鲜产品的客户投诉集中在时效性及由此导致的产品问题上。
分析指出,冷链运输及配送是生鲜电商发展的较大瓶颈。高昂的冷链成本,让生鲜商品缺乏有效的销路和上行通道。国内生鲜冷链配送多数还在采用“冰块+泡沫箱”的传统方式,碍于全冷链配送的成本压力,生鲜运输和配送、质量监控、温控技术及设备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选择产地直釆配送,京东可派驻场人员为商户处理订单事项。
大热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冷思考
近几年来,国内新兴的各类大小生鲜电商宛若忽如一夜春风,在网络上遍地生花,大到京东、苏宁、淘宝,小到个体商户,均纷纷投入到生鲜电商行列,在推广宣传方面也较尽各家之力,然而,想要从这块诱人的蛋糕中分得一杯羹,有关生鲜食品的冷链配送,是无论大小电商都逃不过的残酷问题。
生鲜类食品因其特殊型,对于物流配送要求较高,不但像普通物品一样要保证达到的速度,还要保持食品的新鲜,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储存或运输,也就是常说的冷库储存及冷链物流。
预计到2025年,冷链食品的需求将会从现在的2亿吨增长到4.5亿吨。与此同时,未来10年内,我国冷藏车、低温冷库、铁路冷藏箱运输的年运量也将保持大幅增长。
然而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是目前生鲜冷链配送的低效: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农副产品价值总额为2.45万亿元,但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仅占1%左右,这个数据赤裸裸地表明,在冷链物流领域,我国生鲜电商总体上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首要并不在于冷链配送技术,而在于高昂的成本。
我们知道,冷链物流比普通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严格,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想要投入冷链物流,前期的投入和准备也相当巨繁。
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目前我国生鲜电商行业多集中在一二线等大中型城市,而此类城市的交通状况比较堪忧,尤其是在顾客下单至配送的时间段,正是各*城市交通拥堵较严重的时段,故而除了高昂的成本以外,交通状况也是制约生鲜电商配送的一大重要因素。
面对以上残酷的问题,不同种类的生鲜电商有不同的冷静应对措施。同时处于不同阶段的不同企业,也应根据资金实力、企业自身各项因素而有自己*到的冷库建造规划。